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思想引领 > 正文
湖畔书谭第50期:杨有楠讲:十八岁,第一次看见世界的“BUG”—余华的残酷青春物语
来源: 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12  阅读次数:

  4月10日,由校团委主办,建筑工程学院团委承办的2025年第2期(总第50期)“湖畔书谭”讲座于东校区5#A306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文学院副教授杨有楠担任主讲人,200余名同学参与。

  

  杨有楠以“十八岁,第一次看见世界的‘BUG’-余华的残酷青春物语”为主题,用简洁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同学们走进余华的文学宇宙。讲座伊始,杨有楠通过余华的自传性文字,勾勒出其成长背景对创作的深刻影响。她讲到,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塑造了余华对世界的冷峻观察,也为他的叙事风格埋下伏笔。围绕《十八岁出门远行》,杨有楠剖析了余华笔下“第一次远行”的象征意义,她表示,这趟旅程是青春蜕变的隐喻——世界并非如想象中美好,但直面‘BUG’才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她引用米兰·昆德拉“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的哲思,指出青春的本质是“带着无知去碰撞真实”,鼓励同学们跳出舒适圈,在不确定中寻找可能,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文学品鉴,更是一次青春的对话。“世界的‘BUG’永远存在,但文学能教会我们如何与之共存,甚至从中开出花来。”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幕,而关于青春、成长与文学的思考,仍在每一位同学心中持续发酵。

  (文/图:王时鹏 徐从敏 孙毓琳 段金晨,一审:李文兰,二审:刘永欣,三审:刘永涛)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地      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政编码:25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