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专业
“智”不可当,“造”就未来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熟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与方法、装配式施工、构件研发、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建造等新技术,能够在智能建造领域胜任智能建造平台研发、智能设计咨询、现场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建筑智能装备和装配式构件工业化制造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建筑制图、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与GIS应用技术、BIM技术与应用、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智能建造施工技术、Python编程基础、建造机器人、数据库、云计算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传感器与物联网、3D打印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等。
办学条件*
1.专业建设
智能建造专业是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的升级转型,融合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械控制原理、物联网、大数据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聚焦AIGC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应用,致力于培养适应建筑行业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智能建造工程科技复合人才。智能建造所属建筑工程学院目前包含两大关联支撑专业,即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对智能建造形成全方位支持,属于学校重点建设的“新工科”专业。
2.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博士13人。融合了土木工程、海洋工程、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学科专业背景,形成年富力强、学缘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师资力量。
3.教学设施
本专业拥有智慧建造特色实验室,配备智能建筑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碳排放计算和数字孪生等实验教学设备,与土木工程共用结构、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和工程测量等专业实验室。
4.实习基地
本专业在广联达集团、天元集团、烟建集团和山东瑞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10处教育实习基地,与广联达集团深度合作,培养土木、水利、海洋工程建设与工程软件开发的桥梁人才。
办学特色*
面向建设行业和区域经济培养“诚信好,素质高,基础厚,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以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土木、工程协同化设计、智能化施工、智慧化管理等应用技术与能力为培养核心,通过严格、系统训练,使学生获得土木工程设计协同化,大型结构建造智能化,工程建设管理智慧化等智能建造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并具备向土建类的各专业领域和各职业范畴发展的坚实基础。
就业前景*
智能建筑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指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2020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在新立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已达到90%”。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组织的行业资源调查报告,智能建造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智能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管理等专业领域,人才需求与培养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缺口。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