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举办大运河文化与工程技术研讨会
来源: 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5-09-01  阅读次数:

    为总结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以来的成就与经验,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水利航运科技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跨学科融合创新,助力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25年8月29日至30日,由聊城大学、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水文化专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聊城大学科学技术处、人文社会科学处、建筑工程学院、运河学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大运河文化与工程技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圆满举行。聊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苏明海、山东省水利厅原一级巡视员张建德、济宁市人大原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杜昌华、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梁丙臣院长、聊城市水利局局长王会忠、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志武、山东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杜守建、山东海洋湖沼学会秘书长吴克俭教授先后致辞。会议由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孟昭博主持。

    苏明海代表聊城大学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他介绍了聊城大学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聊城大学在大运河文化方面的建设发展情况。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大运河航运与水利资源综合利用、文化遗产传承与生态保护、沿线城市协同发展”核心主题,既是一次“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思想碰撞,更是推动大运河研究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协同”、从“传统保护”迈向“智慧传承”的重要平台。

    会议邀请了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靳怀堾教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原局长王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吴志刚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梁丙臣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饶明奇教授、炎黄设计院院长周似齐教授、聊城大学刘名名教授、程兴国副教授、胡梦飞副教授等17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水利、交通、文物、规划等领域的领导、专家与企业代表共计120余人,围绕大运河通航工程、遗产保护、数字孪生、古建筑文脉传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持续为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工程技术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图:刘名名,文:刘名名,责编:张保良,审核:孟昭博)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地      址:山东省聊城市湖南路1号
邮政编码:25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