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院长李晋教授做客聊大讲坛,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建造与长期服役性能提升》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会由院长孟昭博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李晋教授围绕黄河流域交通强国战略,重点介绍了黄河冲淤积平原路基灾变机制、预警方法和综合防控技术。李晋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针对黄河冲淤积平原的特殊地质条件,深入剖析了路基灾变的复杂机制,详细介绍了团队在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高速铁路轨道板(CRTSIII型)机组流水法生产系统、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旧沥青路面高值循环利用与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报告结束后,师生们积极提问,就相关领域的技术难题、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与李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报告,拓宽了学术视野,对交通路基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受益匪浅。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我校的学术氛围,更为师生们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师生们投身科研的热情,对我校土木相关学科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晋教授简介: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山东省政府特贴专家,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英才奖获得者。交通运输部道路学科组评审专家,山东省政府研究生教指委委员,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道路与铁道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桥梁与隧道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及其他厅局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其他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厅级奖励6项。联合编写行业规范、标准和省部级工法10多项。科研成果在胶州湾跨海大桥、济青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研究方向:道路结构与材料、公路岩土工程、建筑(工业)固废再生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养护材料与技术等。
(文/图:杨远征,一审:杨远征,二审:张保良,三审:孟昭博)

